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

篆刻章 - 戴氏藏書印

2017年10月的製品,當時,一心想趕製這個給外藉書蟲作生日賀禮。他祖家有自己的圖書館,藏書甚豐。


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

冬至飯2020

 因為要遷就大家休假時間,早在十一月就已決定提早做冬。


考慮再三,終於訂下菜單,既方便易做,又可以同時趁熱上菜。


2020年12月11日 星期五

環保物料好歸宿 - 綠在屯門

由我家睡房的窗子眺望對岸,可以看到一座簡樸的建築物,原來附近也有這個回收環保物料的好地方。



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

咸蛋黃蛋卷

自從咸蛋黃魚皮火紅之後,市面開始出現咸蛋黃薯片、咸蛋黃薯條,咸蛋黃蠶豆、咸蛋黃曲奇等零食。


最近我買了這包咸蛋黃蛋卷,又試吃一下。


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

花花砵仔糕/超迷你砵仔糕

因為爸爸無情白事買了一包紅豆回來,為免變成歷史尤久紅豆,唯有來個陳皮紅豆沙消耗掉。



二人吃的話,份量實在太多,又不想分開兩次來煮,於是留起一碗紅豆,打算做紅豆糕。


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

有自家製腸粉,何不來個炸倆?

有幸得到甘夫人指點,試做出滑滑靚腸粉。這日專程到粥店買來一條油炸鬼,一於來個炸倆試試。


2020年10月26日 星期一

酸菜魚

在外曾吃過酸菜魚,因為魚不太新鮮,感覺腥得很。 

不如自家泡製,材料我來定。

坊間有很多現成酸菜魚調料,就買一包來試試。


2020年10月19日 星期一

2020年10月12日 星期一

The Memoirs of Xin Fengxia (新鳳霞傳)


20/05/2020,在老闆房問找檔案,給我發現了這本新鳯霞傳。初時我沒有為意書名,只被封面的花旦相片吸引。

再細看,對這個名字有點印象,我細時都有聽聞過,但從未深究。

據維基資料,新鳳霞出生於蘇州,出生日期不詳(後由老舍定陰曆十二月二十三日為她的生日),幼年時被拐賣到天津。6歲開始學京劇,12歲改學評劇。14歲即任劇團主演。

成年後跟劇作家吳祖光結婚,後來更拜師齊白石習畫。文革期間被批鬥、遭毒打。1975年中風半癱,1979年得到平反,從事教育及寫作。

1982年加入共產黨,之後成為人大政協委員。
最後於1998年腦溢血而亡,享年71歲。

2020年10月5日 星期一

人見人愛的黑豬

帶了塊矽膠模具回公司,打算做啫喱糖。


今回用美祿加咖啡及一點點花奶,只用了三茶匙魚膠粉及一包啡糖,就沖了一碗啫喱液出來。



2020年9月28日 星期一

限聚令下的晚餐@寶彩軒素食私房菜

限聚令放寬可以四人同檯,立即預訂久違了的寶彩軒素食私房菜,在22/9/2020祭一祭五臟廟。


九月分的菜單如下:


2020年9月14日 星期一

秋燥佳品 : 川貝枇杷啫喱糖

Bibi細時。我時常都會整特別版啫喱糖,三色、千層、提子、蘋果、芒果、咖啡、奶茶、啤梨等等。

呢日又有新構想,為何不能用我地由細食到大既京都念慈庵川貝枇杷膏來做呢?在面書問下D白老鼠,大家竟然不抗拒,紛紛表態支持。


翌日立即帶盒魚膠粉回公司,趁午飯後大家已把雪櫃內的飯盒撤出,正好有冷凍空間,立即做個實驗。


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

懷石便當@灘萬日本料理

因為Bibi的工作更期不定,實在很難安排相聚。

唯有預早慶生,今次她帶備午餐便當來陪我吃飯。


2020年8月24日 星期一

白菜肉碎煮豆腐

其實這個餸菜特簡單,很適合職業女性下班後製作。

超市盒裝豆腐,切粒,放在滾燙的鹽水內煮一分鐘,這就比較不易煮散了,隔水備用(其實只要把多餘水份泌出就可以了)。


2020年8月17日 星期一

DIY美觀防燙隔熱墊

近年大家都比較養生,很多人都只喝熱水,用玻璃杯裝熱水又比較燙手,就讓我做一個小配件,為大家解困吧。


2020年8月10日 星期一

青瓜芝麻手撕雞

夏日炎炎,想來一個清新可口小菜,不妨做個芝麻手撕雞。材料簡單,做法亦簡便,大人小孩都愛吃。

雞脾肉起皮,洗淨、抹乾。(雞皮到哪了?我把它煎到香脆,灑點巖鹽,作為獎勵配菜,分了給大小不良。)


2020年8月3日 星期一

傳統小點心 : 薩其馬(薩騎馬、沙琪瑪)

我自小就叫這款小點心作馬仔,印象中最可口的,是廿多年前在屋苑街市內一小檔,即席製作的,甜度洽到好處,咬落鬆化可口。

之後買了各式香港名牌餅店出品,最令人失望的一次經歷是在元朗大同餅家買的,開封就是一陣塑料味,完全不能吃。之後就再沒有買這個字號了。順香園、聖安娜及奇華的都好吃,但總是覺得差了點什麼。

後來我又在天貓超市買了徐福記及精益珍,前者字號響噹噹,後者品質郤略勝一籌。

但,總不及爸爸在香港家興超市找到的廣良興出品。